聚焦数学课堂 发展核心素养——南通市数学教研员刘东升老师莅临滁州外校讲学
作者: 发布时间:2024-12-13
新冬初启,心怀暖阳。为深度践行新课标教育教学理念,更好地理解新课标,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引领青年教师深度备课、深耕课堂。2024年12月12日上午,中新苏滁高新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滁州外国语学校举行。
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初中数学教研员刘东升主任来到滁州外国语学校,为老师们奉献了一节题为《正方形双中点图形的深入研究》精彩的的示范课,并且做了《聚焦经典问题,追求少慢精深》的专题讲座。
苏国外启迪教育集团金海清总校长、中新苏滁高新区教育局和南谯区教体局领导,以及两区六十余名初中数学教师参与了这次活动。
李欣老师从我国建国75周年,科技的高速发展入手,通过我国首艘大型国产邮轮“爱达魔都号”的试航路线及沿途风景引入今天的新课,为后面的“海上日出”剪影画活动和为“爱达魔都好”号制定航线埋下伏笔。
李欣老师设计了不同的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的关系等。并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为“爱达魔都”好航线的设计中。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在真实情境中体会数学的魅力。
上课伊始,刘老师就展示了最基础的双中点的正方形图形。学生看到这个图形后觉得很基础,也很常见。刘老师并没有给需要求什么或者证明什么,而是问学生:“对于这个图形,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在刘老师的带领下,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所有的问题刘老师都是启发学生自己去挖掘条件,自己解决。一节课下来,学生会发现原来自己认为超级简单的图形,里面竟藏着这么多自己不知道的数量关系、位置关系。自己也可以这么厉害。刘老师还有一个习惯:经常让学生复述同伴的解题思路。这个方法能促使学生更认真地倾听同伴的发言,最大程度地动脑思考。
刘老师从很多课例入手,引用李大潜院士的学习数学四字诀“少、慢、精、深”,以李庾南老师的课例为重点,阐述了学习数学的本质不是教授学生知识,而是要教会学生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少”即是“多”,“多”其实就是“少”。如果一节课内容很多,学生来不及深入思考,课堂效率其实很低,学生收获就会很“少”。相反,看似一节课只有很“少”的内容,但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思考,精心设问,变式拓展,探究一题多解,学生的收获就是“多”。
通过观摩学习和聆听刘老师的讲座,老师们不仅学到了新理念、新方法,更重要的是引发了更多更深的思考,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永远在路上,且行且思,不断实践,不断创新!
撰稿 | 方临梅
编辑 | 王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