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20%的满分率是如何炼成的?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7-29
在滁州外国语学校,有这样一位“神”一样的物理老师,他带的班级参加今年中考,取得了平均分66分(满分70分)的优异成绩,尤为令人惊奇的是,满分(70分)率竟然高达20.8%!
他,就是滁州外国语学校初中部的杨信老师,且听他娓娓道来:中考奇迹是如何炼成的……
我看到成绩时,除了为同学们骄傲,也由衷地感到庆幸。
庆幸这次的成绩给本届初三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庆幸自己来滁州外校三年的努力有了成效;
更庆幸三年前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滁州外校这个温暖人、成长人、成就人的幸福大家庭。
面试
今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三年,也是我来滁州外校的第三年。还清楚的记得2019年的暑假,我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选择了我终生的归宿。面试过程中心情紧张忐忑,几位校长很温和地让我不要紧张,并询问了我很多关于物理教学和教师发展的开放性问题,我按照自己的理解一一给了相应的阐述。在领导们和我耐心的交谈中,我了解到这所新学校优良的血统、优质的硬件、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强大的管理团队,这些都让我心神往之。负责招聘的童校长在知道我有支教的经历之后,对我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想给予了赞赏。我很荣幸,第二天接到通知,可以来上班啦!
适应
第一学期的工作对我来说开展的并不顺利。起初,作为新老师的我,踌躇满志,斗志昂扬,但是在第一次考试时却被另一个班级拉开18分的分差!沮丧、不解、压力和焦虑之情都迎面扑来。怎么办?就这样沉沦下去?当然不行,必须找到问题的根源!每天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工作,我开始不断分析问题症结,寻求解决方法,时常独自在办公室熬到后半夜,不厌其烦地去分析每位同学的试卷和作业,试图去寻找他们每个人知识点方面的缺漏。我天真地以为只要找到同学们共通的漏洞并加以解决就能提高成绩。但学期末的成绩仍不理想,这证明这个学期我的教学方法存在偏差,收效甚微,我开始反思甚至怀疑自己,内心的沮丧和压力是天天写在脸上的,我的这些表现被领导和同事们看在眼里。
挑战
如果说第一学期的关键词是“适应”,那么第二学期就是“挑战”。我感恩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他们及时介入,帮助我一起探讨问题的关键,让我知道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忽略了课堂的价值!
是啊,与其向课后要成效,不如问课堂要效率。那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呢?
学校推行的“活动单导学”课堂教学改革,让我看到希望,“活动单导学”课堂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尊重教学规律和认知规律,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案导学”为基本原则,以“限教让学、自主建构、小组合作、踊跃展示、案单导学”为基本策略,设计、组织教学活动,打造生态高效课堂,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活动的投入度、思维的深刻度、知能的达成度。真是醍醐灌顶,豁然开朗,我一下子找到了自己问题的根源和努力的方向。
数学教研组长殷萱老师也毫无保留地分享了她的教学心得,在班级如何实行小组合作和积分制,如何利用学习小组帮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班主任王红燕老师在每次班发组会上,及时将班级学生的情况反馈给任课教师,各科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业水平、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私人定制”的辅导计划,进行分层要求、分层作业、分层辅导、分层提高,让每一个学生学习有目标、发展有方向、合作有时空、交流有平台、指导有保障,促进均衡发展、优质发展。
还记得那段时间我和室友柴龙老师经常因为德育和教学问题探讨到很晚,我也在这个阶段的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打破固有教学观念和教学习惯。每次上课就像是打仗,无论是打了胜仗还是败仗,都坚持认真总结、反思,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强迫自己走出舒适区,不断向极限挑战。这中间有过迷茫和懈怠,但总有领导、同伴提醒和帮助我,我才能踉踉跄跄地坚持了下来,在期末考试中,学生成绩进步明显。
第二学年,我又来新的“挑战”,感谢领导的信任,安排我跨年级执教初二和初三两个班级。毕业班的教学和跨年级的事务非常冗杂,虽让我感到压力,但我深知这是一次很宝贵的机会,因为又一次执教初二年级让我可以及时复盘之前的教学,及时进行教学策略调整,同时八、九年级的同步教学也能相互促进,让我更加清楚如何整体构思初中物理教学,加强知识点、能力点之间的有效衔接,如何让物理教学既着眼于现在,更着眼于未来。
九年级下学期,开始了中考前的总复习,在杨校长的带领和各科老师的配合下,老师们拧成了一股绳,我受到这样斗志昂扬、奋发向上的精神感染,原本的紧张、焦虑也被旺盛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心取代。尽管初三复习的节奏非常紧张,我依然竭尽所能在两个年级开展实验探究教学,因为我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的道理,很累但是收获满满。
突破
第三年,滁州外国语学校民办校区独立办学,我被分派到新校区执教八、九年级物理。在集团斥巨资打造的恢弘建筑里从事教育教学,我明白高标准意味着高要求,想要达到集团为我们定下的滁州第一的目标,必须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十一月份,杨校长通知我,区里即将举行物理学科优质课比赛,提醒我这是一次宝贵的学习和展示的机会,鼓励我一定要认真准备,把握好这次机会。
初次参加大赛,时间紧、任务重,除了自己反复地挖掘教材,推敲内容和形式,我还求助了同是物理教师出身的孙校长,他耐心的听取我的说课,提供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建议,为我“活动单”的设计做了很多润色。比赛中,我的“活动单”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评委老师肯定了我的教学,我也一路过关斩将,最后也如愿以偿地获得滁州市物理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这次经历亦对我的教学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我将所思所想所悟应用于复习过程,重视对理念、行为、过程的改进。勤思结出了硕果,今年中考的物理成绩再次获得“突破”,平均分达到66分,其中20%的同学获得了满分,这样的成绩给了我莫大的欣慰和鼓舞。
最近的挨家挨户的家访过程,令我非常感慨。我感受到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每位孩子的家长都无条件的信任着我们的学校和老师,愿意坦陈教育的心得或困惑,愿意听取老师的教育建议,愿意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这样和谐的家校关系不正是保证孩子发展、学校发展的强大力量吗?
20%的满分率是如何炼成的?
我只是在赘述着“适应”、“挑战”和“突破”的过程,而在这背后是我校先进的教育理念、一流的管理团队、卓越的教师队伍、和谐的家校关系的坚强支撑。
“满分”只是结果,但永远不是目的,我始终牢记学校培养“致良知的未来人”的教育初心,在新的学期,挑战新的自我,静待“蜕变”时的精彩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