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化语文主题学习教学改革,10月8日——9日,滁州外国语学校小学部开展了为期一天半的“语文主题学习”单元整体教学研讨活动。此次研讨活动分为两部分,先是线上观摩全国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名师——黄学慧老师示范教学,随后进行课后探讨。示范教学以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由黄老师联合苏国外徐丽平和张娇娇两位老师,向大家完整展示了单元预习课、精读引领课、组文阅读课和习作指导课四种课型的教学活动。第一节课由特邀专家黄学慧老师执教单元预习课《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黄老师的单元预习课,让我们知道了单元预习课是一种在教学中针对一个单元进行整体预学的课程形式。整节课从字词掌握、句段朗读、内容梳理三个方面,带领孩子们扎实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单元基础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节课是由徐丽平老师带来的精读引领课《爬山虎的脚》。徐老师用任务驱动和活动达成的方式很好的完成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教学,带领孩子学习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感受作者准确生动的表达,以课文为范例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分析和理解文本,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这是一堂充满智慧和情感的语文课,为学生带来了难忘的语文学习体验。第三节课是张娇娇老师执教的组文阅读课《芋》《麻雀》《隔窗看麻雀》。张老师采用组文阅读的方式,把《芋》《麻雀》《隔窗看麻雀》这三篇文章平行地组合在一起,围绕“连续观察”这一主题,引导学生由通读到细读,再到对比读,整合本单元知识点、能力点,把阅读教学系统化、结构化,让学生学会作者如何进行连续观察、细致观察。10月9日上午黄学慧老师再次执教单元习作指导课《写观察日记》。习作指导课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之一,黄老师通过其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带着孩子们选择观察对象、梳理习作框架、明确习作要求、运用细致观察和准确表达的方法,有目的、分层次的引导学生分步完成观察日记。为本次教学示范画上圆满的句号。教学观摩活动结束后,我校组织全体语文老师进行了深入研讨并分享彼此的收获。戴思红:听了三位老师的课,我收获颇丰。在预习课中,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生长和蟋蟀住宅的环境,让我对这植物和动物有了初步的认识。而在精读引领课中,老师则更加深入地剖析了课文,引导我品味了其中的优美词句,并思考了作者通过描写爬山虎所表达出的情感和思想。翁良莹:黄老师在单元预习课上十分重视朗读,以读为线索贯穿全文,引导学生在读中把握文章整体内容,引导学生在读中搭建自己的思维导图、本节课聚焦语文学习任务群,创设一个大情境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文情境中积极地完成实践活动。杨晨晨:几位老师的课堂氛围甚是活泼和谐,以亲切的语言鼓舞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很好的默契,整节课师生是进行平等的对话,将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司佳:几位老师知识讲解清晰,对课程内容的讲解深入浅出,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阐述复杂的概念,学生易于理解。课堂上设置了多个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并运用了案例分析的方式,丰富了课堂形式,增强了教学效果。课堂各个环节衔接自然,教学内容的完整呈现。卢倩:单元整体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掌握和理解,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我也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我可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阅读习惯;在写作指导中,我可以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构思和表达。总之,这次线上观摩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我将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帮助。李倩:黄老师这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紧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特别精心安排了几个学习活动,都很有效,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整节课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师生配合度较高,在教师的引导下,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张丽:小学语文的主题学习,不仅让我掌握了语言文字的基础知识,更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学习,我深入理解了各个主题背后的深刻含义,如“自然之美”则让我对大自然产生了敬畏之心,学会珍惜和保护环境。这些主题学习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的人文情怀和审美观念。我深刻体会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心灵熏陶。在未来的学习中,我将更加珍惜语文学习的机会,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李玉洁:通过三位老师的示范引领,我深感这次学习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积累,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思想的升华。主题教育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使我们能够坚守初心,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吕慧慧:这次语文主题学习培训让我深刻认识到语文主题学习的重要性。几位老师的教学实现了课内文章加丛书拓展阅读的有效结合,打破了传统语文教学一篇一篇课文讲授的模式,以主题为引领,整合多篇文本,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提高语文素养。老师们巧妙地引导学生进行了自主阅读、合作探究,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热烈讨论,展现出了对语文学习的浓厚热情。这让我明白,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去探索和发现。通过语文主题学习这一教学模式,学生能够更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同一主题下的知识和情感,切实实现“一课一得”这一目标。黄老师的课堂上重视了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各项任务要求都辅以相关的评价,让学生明确要求,练习到位。谢裕珠:这次学习活动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围绕单元主题,对教材单元内容进行整合重组,重视单元教学的前后连贯性和一致性,并结合主题学习实践进行教学,为我们今后如何进行单元整体备课和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范例。黄学慧老师上的单元预习课重视夯实基础。第一关是字词关。以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疑难知识点教师指导三者相结合的方式完成了生字词的识记和理解。第二关,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将课文读熟。第三关,读懂课文内容,对每篇课文内容进行整体把握。每个任务完成都运用评价标准助力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徐丽平老师上的精读引领课教学重难点突出,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有序进行,学生的学习行为真实发生,教师评价准确。张娇娇老师上的组文阅读课,围绕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准确表达的方法来安排学习任务,教学目标明确。给予学生时间充分朗读课文,学生学得认真,课堂参与度高,教师评价点拨语言准确,对文章内容把握准确,最后小组合作完成观察记录表,为后面的习作教学提前做好准备。9日黄学慧老师的习作指导课,教学思路清晰,层次清楚,除了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多角度观察、描写事物之外,还教会学生进行准确生动的表达。通过集体评价个别学生的习作来指导学生对自己习作内容进行修改,找不足。三篇观察日记的完成分两步进行,这样学生也更容易接受,降低了学生习作的难度。徐馨:通过此次学习,我心中感触很深。主题单元教学必须吃透教材,整合教材,找出单元课文的相通点,找出学习方法的共性,制定出适合学生高效学习的学案。在精读课文中教师引导学生摸索出学习方法,然后在略读课文中运用这种学习方法,学生自主高效地学习、交流。陈晓雅:在整单元的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教”主要体现在基于核心素养目标而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为目的,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观察总结文章写法,结构紧凑、环环相扣,坚持“以学定教”,体现了语言训练的层层推进。而学生的“学”主要体现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全员参与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小组探究、汇报分享等环节,反复练习了口语表达。老师充分给予学生交流与沟通的空间,帮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提升核心素养。最后,老师“以教定评”,发挥监控课堂教与学过程的作用,把控整体课堂节奏。充分发挥了多元评价主体的积极作用,出示评价标准,妥善运用符合教学情境的评价语言,注重鼓励学生、激发学习积极性,并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陈菊瑞:刚开始,我对大单元教学的概念还相对模糊,但随着学习的深入,我逐渐认识到这种教学模式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关联性和应用性,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在课堂中,教师紧紧围绕“观察”二字,来开展了整个单元由课文到习作的教学,学生在此过程中了解怎样观察,学会如何观察,并将学到的内容运用到习作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大单元教学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还要具备课程设计、资源整合、教学评价等多方面的能力。这促使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思考如何更好地将大单元教学的理念融入到日常教学中,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胡英秀梅:有幸参加此次学校组织的专家名师教学线上观摩活动,让我收获良多。黄老师的单元预习课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单元教学理念,十分注重学生的自主预习。她的徐老师执教的示范课《爬山虎的脚》,课堂环节设置充满巧思,精彩纷呈。尤其是带着学生一起贴近文本理解什么是细致观察和连续观察,体会表达的准确性的教学设计让我印象深刻,为我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宝贵的范例和指导。此次教研活动,不仅是一次教学理念的碰撞与融合,更是一次教育资源与智慧的共享盛宴,让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小学“语文主题学习”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研之路,任重道远,只有积跬步才可至千里。我相信在每一位滁外教师的齐心协力下,只要永葆初心,只要向往远方,必将收获更硕更丰的教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