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语文主题学习 绽放阅读教学之花——滁州外国语学校开展语文主题学习研讨活动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3-30
天初暖,日渐长,人间三月好风光!为了进一步落实“简简单单教语文、轻轻松松学语文”的教学理念,我校语文组全体教师以“语文主题学习”为抓手,扎扎实实推进语文课堂教学研究,于3月27日上午组织了语文主题学习“组文阅读”课型线上观摩研讨交流会。
扎实高效 研讨展示
此次培训围绕“什么是组文阅读,为什么要组文阅读,组织文章维度与活动设计,组文阅读操作注意事项。”这四个方面展开研讨交流。
组文阅读课,是一种读书方式,围绕一个议题选择一组相关联的课题,引导学生在单位时间内,采用任务学习的方式,围绕这一议题展开立体式的自主阅读。在“精读引领课”方法的基础上,运用所学到的阅读方法阅读同一主题的多篇文章,从而落实阅读重点,进行阅读扩展及训练。组文阅读是“语文主题学习”的重要课型,学生学完教材一篇或一个单元的文章并进行梳理总结后,再补充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多篇文章;也可指一个单元的文章学完之后,再拓展阅读此类主题的整本书。它能够达到反三归一、质从量出的效果。教师要整体把握,找出组文阅读的整合点,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把从课内习得的方法运用到丛书篇目的阅读中,在交流中展示分享阅读的乐趣,实现“海量”和“高效”阅读。
课例引领 名师执教
王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组文阅读课《山里的时光》+《山村》+《春天吹着口哨》。在课堂中王老师重视对学生学习方式方法的指导,注重精读引领,以精读做主体,略读做补充。课堂采用“小组探讨—同桌合作—自主思考”的方式进行,在王老师多种方式引导下,学生完全沉浸到了美妙的文字世界。在这节课中,有着鲜明的语文要素指向,有着学习任务单的巧妙搭建,有着学生精彩的“课堂生成”,主题学习让语文课堂大放异彩。
多读感悟 各抒己见
参加观摩活动的语文教师认真学习,积极分享自己的感受,交流笔记心得。
谢裕珠老师:王老师的课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丰富而精准的课堂评价,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有序组织、以及王老师个人的课堂驾驭能力,学生活动的合理安排都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由这堂课学生学习呈现出的效果来看,王老师平时非常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朗读也很有感情。这堂课,学生的学真正发生,教材中学到的方法迁移运用到三篇短文的学习中,学生学有所得。听课的我也收获满满。
戴思红老师:王老师执教的四年级语文阅读课程使我对语文阅读有了新的理解。给如何阅读文章抓住关键句体会作者情感指引了一条明路,把原本有深度的阅读课变得有趣起来,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也在融合协作中显现出来。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让我意识到我们应该聚焦深度学习,让“高阶思维”在联结建构中凸显。同时关注问题解决,让学生得到综合学力的提升。
吕慧慧老师:观摩了王老师的课后,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学重难点突出,教学过程有的放矢。同学们在课堂上有动有静,静态思考挖掘了他们内在的语言逻辑思维能力,小组合作锻炼了他们合作的能力。同学们的汇报交流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回答的句子完整、准确、精炼,体现了同学们较好的语文素养,也启发我在今后的课堂中重视语言支架的重要性。
胡英秀梅老师:教学环节清晰、紧凑、完整,环环相扣,教学过程中阅读要求具体明确,注重方法指导。课堂教学中各小组代表汇报发言清晰有条理,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和自我表达的能力。
翁良莹老师:王老师带领学生在不断的朗读中,结合关键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在一步步的引导下,学生在学习中生发问题,在体会作者思想情感的小组展示环节,老师更是将孩子们带入情境之中,反复指导朗读,带着学生想象画面,让文本可视化,课堂上呈现了极为精彩的场景。
苏业峰老师:让语文课上的“朗读”更高效、更精彩!
王老师在课堂教学的组织中,在“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指名分享”后,精心安排了“你能美美地读出你的理解和感受吗?”这个环节,充分体现了语文课“朗读”的特色,以读助讲,以读促解,品味文章的优美语言!而且,在“教师适时的补充作者与家人的感人故事”环节中,指导学生从语句内容的深层理解,特别是作者饱含的情感上尽情地表达出来这方面,指导到位,学生有抓手,训练很实用,方法很巧妙,效果很明显。老师的指导朗读与学生的朗读倾诉得到了有机的统一,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语文味”浓香!此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读写结合……诸多方面在语文主题学习方面起着很好的引领作用,令我称赞,受益匪浅!
张丽老师: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通过本次语文主题学习,学生在阅读中听,说,写的能力有了全面提升。
1.理念提升,改变观念。
“语文主题学习”是以高效课堂、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内大量阅读为特征。语文是学出来的,而不是讲出来的。在用三分之二的课堂时间学完教材的基础上,剩余的三分之一的时间在教师的指点下自由阅读配套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语文主题学习”是通过课内阅读、课内学习来学习语文。
2.多元课堂海量阅读,简约课堂丰盈语文。
我们陶醉于语文主题学习带来的美好境界。通过集体备课,探究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真问题作为课堂的主线;通过强化训练,让学生适应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形成属于自己的个性感悟。
司佳老师:王老师教学时语言亲切,循循善诱,语调抑扬顿挫,评价也富有针对性。针对第一单元组文进行总结,将本单元所学知识点在学生自主学习交流中归纳,引导学生在课本中寻找关键语句,巩固强化本课所学的知识点,也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课堂气氛热烈,采用支架式教学,学生回答问题更规范有序,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王老师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在课堂中。
徐馨老师:观摩了王老师的课后,最大的感受是老师紧紧围绕单元语文要素设计教学,先扶后放,由点及面,教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领悟了学习方法,参与度更高了。王老师在整节课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意对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努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其次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卢倩老师:有幸聆听了王主任的组文阅读课,收获颇丰。
1.王主任以回顾本单元所学方法导入,运用单元所“得”实践于组文阅读中,将课堂完全交到学生手中,让学生自主学习得以最大化。
2.在语文主题学习模式推行中时间分配一直是我很大的困惑。王主任则是通过板块式进行,定好板块时间。再加之将朗读穿插于小组汇报过程中,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课堂时间分配问题。
3.小组合作模式规范,分工明确,从自学到互学再到发言汇报,整个过程有条不紊,学生答题完整规范,为我们的小组合作提供了优秀的范例。
李玉洁老师:王老师的课前准备让人印象很深刻,课前操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整节课环节紧凑,环环相扣,课时重难点明确。学生上课专注度高,老师循循善诱,孩子们的小组合作和汇报交流 ,充分发挥了孩子的主导作用。
陈晓雅老师:
1. 王老师这节课以本单元的单元要素——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方法来构建整节课丛书学习的框架。课堂伊始,就让学生通过板书体会文章所蕴含的人物思想情感的方法,突出了本节阅读课训练的重点。
2.各版块任务明确,时间明确。小组合作中学生先自学,再合作交流,展示汇报。活动过程中分工明确,学生答题规范,小组汇报有条理性,可见常规课堂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训练。
肖华老师:作为一名小学六年级的语文老师,我最近有幸聆听了一次以“借助关键语句,体会思想感情”为主题的组文阅读课。课堂上,王老师首先引导学生们认识到关键语句在阅读中的重要性。并告诉他们,关键语句就像文章的灵魂,是理解文章主旨的钥匙。而且把关键语句分为三类:开头结尾句、反复出现句、生动修辞句,并分别举例说明了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在阅读实践中,王老师鼓励学生们积极寻找文章中的关键语句,并尝试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这样的主题学习,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如何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还能够在阅读中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培养出对文学的热爱和鉴赏能力,这样的主题学习观摩课让我从不同的角度体会到了组文阅读教学的关键所在。
本次活动的开展,切实提升了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推动我校“语文主题学习”教学探索迈向新的台阶。
撰稿 | 徐馨
编辑 | 王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