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校园动态

“我最满意的一节课”——丁老师眼中的滁州外国语学校(三)

作者: 发布时间:2023-11-18

要看一所学校,当然可以有不同的维度。但最应该看的,还是它的课堂。滁州外国语学校的课堂,理所当然是我最关注,也最为期待的。

滁州外国语学校的办学理念、校园设计、建筑风格都很有特色,那课堂呢?我在想,在一个个四十分钟的时段里,在一个个独特的空间里,这里的师生又过着怎样的“生活”?

image.png

周一上午第一节课,我开始担任小学语文组全员参加的“我最满意的一节课”竞赛评委。一周五天,每天一位老师,基本都安排在上午第一节课,集中在二楼报告厅进行教学展示。小学部语文组11位老师逐一登场。

image.png

是驴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这是学校的常规安排,也是锤炼教师学科授课水平的重要举措。为同学科老师提供同样的平台,有利于他们相互学习,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我对小学低年级的老师有着由衷的敬意,他(她)们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戴思红和谢裕珠老师授课的都是一年级的小不点儿,内容是韵母教学:ao、ou、iu;ie、üe、er。

image.png

在我看来,一年级的拼音教学是很难的。特别是不同元音字母的组合,那么复杂的“规则”。但在两位老师的课堂上,精美的课件设计,巧妙的儿歌内容,四十分钟的课堂,把孩子们的每一个细胞都调动了起来。

你会真心体会到,小学,特别是低年级,有趣而高效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学生“两眼放光、小脸红红、小手高举”的课堂,一定是学生“思维敏捷、情绪高涨、收获满满”的课堂。

image.png

我甚至突发奇想:五十年前的自己,能够遇到这样的老师,能够坐在这样的课堂,该会有多么幸福啊!

周五上午第一课,是六(1)班陈晓雅老师授课。课题是微型小说《桥》。这是一篇非常优美、十分感人的文章,很适合六年级的孩子阅读。陈老师人如其名,整个课堂如行云流水,水到渠成。导学案设计规范,采用活动单导学,有效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image.png

我更欣赏的是这堂课语文味十足,老师善于创设情境,精选图片,包括课件后面的配乐,都恰到好处。整堂课紧紧扣住小说的情节、环境,特别是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课上到中途,我还担心这堂课会有缺憾——这么精彩的故事,这么美的文字,怎么能少了学生的朗读呢?其实是我多虑了。陈老师引导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体悟自有安排,而且还成为课堂后半段的亮点呢!她让小组同学站到前面朗读,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这样幸运的机会。陈老师还变换着花样引导学生反复读、重点读、有感情地读,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再加上老师的点拨,老支书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了。

好的教学,才能配得上这么好的文章、这么好的故事。我以为,陈老师的这堂课做到了。上课结束,我还当面跟陈老师作了三言两语的交流,为她点赞!

image.png

我知道,这对于一个年轻的老师而言,是很重要的。

image.png

撰稿 | 丁大成

编辑 | 王琼

审核 | 校长室

版权信息:滁州外国语学校 备案号:皖ICP备19000579号-1 技术支持:朗钧网络